《銼鋸工》宋敏收集
《背影》 張春生攝影
弘揚多予少取的紅松精神
作者:黃質彬
紅松(pinus koraiensis),松科、松屬,是小興安嶺、完達山、張廣才嶺、牡丹嶺、長白山地區(qū)主要用材林造林樹種。它形體高大,材質優(yōu)良,是針闊混交林生產力最高的頂級群落的主宰樹種。
紅松耐寒、耐旱、耐陰、耐貧瘠;砂礫、巖縫、微酸性、中性、偏堿、排水良好、溫度在-45度—35度的土地都能生長發(fā)育。
紅松幼年在惡劣環(huán)境中生長緩慢,一生經嚴霜歷風雪,艱苦卓絕。
幼齡時期,生在林冠下、草叢中,和苔蘚、藤條、灌木等雜穢共生,頂光、側光被上層林木壟斷攫取殆盡;漫射光被雜穢、下木遮擋,終年難見一縷陽光。但是它不計陰暗潮濕、遮擋侵軋,不急不躁、不憤懣、不頹唐,心平氣和與苔蘚、雜草、灌木同舟共濟、共克時艱,靠一縷微弱縈紆百折的漫射光維持生計,艱難度過40—50年不見天日的生活,70年后略略超出雜草灌木,在林層中下部互幫互助,共同構建森林氣氛,打造森林景觀,輔佐其他樹種拔干修枝,瘦身整形,締造良材,甘當階梯、毫無嬌艷、嘩寵之舉。不貪不占,只求生存。
紅松長到150—200年時,進入主林層,仍保持幼年本色,以鄰為友,與鄰為善,和諧謙恭,與其他林木、昆蟲、鳥獸友善相處,并越發(fā)潔身奮力,向看生產力最高的——針闊混交林頂級群落奮進。
紅松長到200—500年以上,達登峰造極的輝煌時代,躍居主林層之上,他可以揚眉吐氣了,但他更檢點自律,越發(fā)謙恭,禮賢下士,不稱王、不稱霸,虔誠為森林其他物類擋風避雨、放哨站崗,充當保護神。在他的庇護下,一派生機盎然,構筑起動植物棲息繁衍的理想家園。
紅松全身都是寶,根瘤能制造氮素肥料,保水、保肥,和其他植物共享美好環(huán)境。
紅松能分泌芳香類物質,殺菌消毒,抑制雜菌繁衍漫延。松葉能阻塵、吸塵、降塵,吸收氧氣,吸收二氧化碳,凈化空氣,使天更藍、水更綠,環(huán)境更宜人。
枝椏、伐根、針葉浸提松脂、松香、松節(jié)油,它們是重要出口物資。渣滓是紙漿的原料,針葉可以加工成營養(yǎng)豐富的飼料,樹皮可以烤膠,松耔殼和鋸屑可以做活性炭,松花粉是高檔營養(yǎng)品。
活力木也可以采脂,琥珀是松脂稀世珍寶。果仁滋補養(yǎng)顏,是極富盛名的綠色無污染食品,常食可延年益壽,鶴發(fā)童顏,國內外享有盛名。
紅松多予少取的精神是生物界的典范,人類學習的榜樣,值得弘揚!
時代記憶 森工凱歌
——家鄉(xiāng)的“同心園”
作者:林帥
露水河林業(yè)局建局已有六十一個年頭了,過去的六十年,無數工人前赴后繼,創(chuàng)造了不朽的奇跡。如今響應國家政策號召,我局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(yè)性采伐。從索取到保護,從開發(fā)到植樹,新一代務林人承載著為后世子孫謀福祉的愿望,又一次踏上新的征程。
清晨,站在窗口眺望,東升的陽光透過公園的樹枝灑落下來,艷紅了整個公園,羞澀的朝陽扯下一片云彩,又匆匆躲進東邊的鳥巢,仿佛又看到了熟悉的背影,一群老人再練習太極拳,和著音樂聲,一招一式打的有板有眼,看著他們矯健的身影和滿臉的笑容,正是他們對祖國和黨的信心,對祖國繁榮昌盛的向往。
在局領導的帶領下,全局各單位同心協(xié)力,共同建設了同心園。他是河畔明珠,是森林精靈,猶如林區(qū)的奇葩,綻放在露水河畔。貯木場的絞架機、鏈子機、遠處的東方紅。此時我仿佛聽到了“爬山虎”的轟鳴聲,看到了老一輩的森林工人在山上作業(yè)的場景。那時,有多少熱血青年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環(huán)境里,為國家開發(fā)了多少資源,如今他們已經年邁,但他們的森工精神溫暖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林業(yè)人。
“蹴罷秋千,起來慵整纖纖手,露濃花瘦,薄纖輕衣透。”便是公園深處飄著的秋千了,他載著孩子們的夢,飄到森林深處。白鶴湖畔,人們從小橋經過,欣賞公園之美。夕陽伴隨著鳥兒的叫聲,廣場舞開始了。新時代的舞步,應有新時代的風范,開始的動作,像是俯身,又像是仰望,像是來又像是往,是那樣雍容不迫,又是那么不已的惆悵,實難用語言來形容。接著舞下去,像是飛翔、又像步行;像是矗立,又像傾斜。不經意的動作也絕不失法度,手眼身法都應著鼓聲,纖細的羅衣從風中飄舞,繚繞的長袖左右交橫,絡繹不絕的姿態(tài)飛舞飛散,曲折的身段手腳合并,讓觀看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跟著舞動起來。
孩子們在左邊的小廣場上,騎單車、玩滑板、追逐奔跑……好不熱鬧,老人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。這里原來就是一片荒蕪,在黨的十八大春風吹進我們小鎮(zhèn),家鄉(xiāng)的建設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昔日的荒田變成了美麗的賞花區(qū),昔日的冷冷清清變成了歡歌笑語,昔日平凡的小鎮(zhèn)成就了今日的強美富高。如今伴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東風,不斷探索林區(qū)發(fā)展的新動向,為林區(qū)明天注入新的動力,我們正順勢而為走在美麗的中國夢的路上,我們將和家鄉(xiāng)一起走向明天,走向美好。